English

别把孩子当容器

1999-11-30 来源:生活时报 张向华 我有话说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育、训导,在学校里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还是思想工作、课外活动等事无巨细,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则是受教育者,是海绵、是容器,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多少年来,人们认为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究竟效果如何呢?

在学校里,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到处都能看到老师们疲于奔命的身影,听到叫苦喊累的声音。随便推开教师办公室的门,都会看到老师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大环境的改善,教师们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过去的训斥和体罚正被耐心细致的说服所代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可是这种方法就能万无一失、一通百通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和我的同事们也探讨过,并有这样的体会:老师煞费苦心、不厌其烦的说教中,学生变得迟钝、麻木,注意力涣散,把教师的话当作“耳旁风”,甚至感到又是老生长谈,老师的一片好心被当作喋喋不休的说教,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心态下,教育的作用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结果是错误不断,积习难改,真应了一句话: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看起来错在学生,可是我认为,根子在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有待转变。教育者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把学生当作容器,把教师对事情的理解和看法一古脑地倒在学生的“容器”里,相反应启发学生的情感认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判断、鉴别和控制能力。主动地去改正不良习惯和缺点。

我曾碰到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屡次打人,按理说该生对打人是不对的应该心知肚明,对打人的后果也应该是很清楚的,可他为何明知故犯呢?几次教育之后我采取了下面的作法:我先向其他同学详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作到胸有成竹、公正客观,然后找来该生,先说一些与此事无关的话题,目的是平静他此时的愤怒和激动的心情,随后再以严肃的态度指出他对刚才的事处理不当,暗示学生你作的这件事是不对的。再让他和被打的同学调个位置想想结果会是什么?如果今天被打的同学是你,你又有何感受呢?让他自己用“观众”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冲动行为,并发表处理意见,给孩子一个认识自己的空间。同时也暗示学生,老师并没有因为打人之事就确定他是个坏学生,而只是一件事处理不当而已,不夸大错误的严重性。最后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认识得到提高。学生在安静的办公室里,自我思考之后积极地接受了教育,并自我找到处理事情的方法。

我想这种教育方法最根本的好处是不仅避免了教师和同学的直接冲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尊重、相信学生,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自我控制能力。

塞利格曼认为,批评孩子的方式有正确错误之分,方法的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的乐观和悲观。对学生的教育要真正体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最后让我们记住:“头脑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